财新传媒
2016年02月23日 17:16

茶馆,一道熟悉而陌生的城市风景

茶馆,一道熟悉而陌生的城市风景   文/严杰夫   说起茶馆,许多中国人或许都会产生很多回忆。我自己就对茶馆有着深刻的记忆。我的爷爷以前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茶博士”,他退休后的生活几乎每天都是在茶馆里度过的。而且,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巷口就有间小茶馆,除去每天供茶客喝茶外,还有一个老虎灶给周围居民提供热水。   当然,还有一种人,对茶馆还有更为特别的情愫。譬如汪曾祺、鹿桥这些西南联大的学生,在他们的记忆里,“泡茶馆”是他们在抗战...
阅读全文>>
2016年02月16日 17:37

迪士尼,消费者朝拜的现代“圣殿”

迪士尼,消费者朝拜的现代“圣殿”     上海迪士尼乐园最近正式宣布了开园日期。对翘首以盼的迪士尼粉丝来说,2016年将迎来准备已久的朝圣日;但对于许多观察者而言,上海迪士尼的开园则隐藏着更多含义。譬如社会学家乔治瑞泽尔,他就把迪士尼看作是资本主义新消费工具的代表性案例。   瑞泽尔最著名的理论是提出了全球化下,人类社会出现的“麦当劳化”。在这个理论中,瑞泽尔认为,全球化下的资本主义,令人们的生产、生活都趋向于形式理性,把原本千差万别...
阅读全文>>
2016年02月02日 17:24

以色列,需要再来一次“出埃及”

以色列,需要再来一次“出埃及”

文/严杰夫   巴勒斯坦历史学家纳兹米·朱贝曾说道,“在耶路撒冷,不要问我真相的历史……若拿走虚构的故事,耶路撒冷就一无所有了。”这句话放在以色列这个国家身上,似乎也同样适用。   于是,今天的以色列似乎给人一种光怪陆离的印象:对于基督徒或“离散”犹太人来说,以色列是块圣地;对周边的伊斯兰国家,它则像是“恶魔”;对中国人来说,这里或许是唯一可与自己比拟的传奇国度;对美国人来说,它更像是自己在中...

阅读全文>>
2016年01月27日 17:35

伊斯坦布尔:人类城市史的活标本

伊斯坦布尔:人类城市史的活标本   文/严杰夫   2012年年末,我曾有机会在土耳其呆了10多天,前往了多个城市旅行。在那次旅行中,我常艳羡于土耳其人的闲适生活,及他们生活于中的多彩美景和厚重文化。所以,这两年我每次读到有关这个国家的冲突和摩擦报道时,就会怀疑这是不是我曾经去过的那个土耳其。   此后,随着我在阅读中对土耳其主题关注的加强,开始逐渐发现,这个同中国一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内,同样生活着传统迥异的民族,以及贫富差异巨大...
阅读全文>>
2016年01月18日 17:37

A股熔断奇观:制度和市场错配的悲剧

A股熔断奇观:制度和市场错配的悲剧

  

2016年首个交易日,也是A股实施熔断机制的第一日,未曾想就迎来了该机制触发的“处女作”。当日沪深300指数盘中两次触发熔断机制,在第一次跌至5.05%后,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后不久,沪深300指数即再度跌至7%,二次触及熔断,按照交易规则,沪深两市当日交易提前收盘,全天仅交易2个半小时。   熔断机制并不是金融市场的“新事物”。除去我们熟悉的美国之外,日本、韩国、法国、新加坡等重要金融市场,均设有这一...

阅读全文>>
2016年01月06日 17:51

苏联视角下的毛泽东和中国革命

苏联视角下的毛泽东和中国革命   文/严杰夫   毛泽东的传记作品之所以至今仍能够唤起人们的巨大兴趣,我个人认为,大致有以下三大原因。一是,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仍然留有许多毛泽东的影子:从100元人民币的头像到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大头像,从他对三大世界的划分到对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分析,无一不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遗产”;第二,毛泽东的个人经历和成就,可以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的一个缩影,想要了解和研究前述两个领域...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30日 17:27

“宝万之争”凸显王石非职业的一面

“宝万之争”凸显王石非职业的一面   文/严杰夫   “宝万之争”仍在发酵。12月23日,万科集团再度发布声明澄清,“不欢迎”宝能并非“看不上它”,而是在于万科可能改变宝能的文化。而就在同日早些时候,王石拜访了海外著名投行瑞士信贷,并在此间的演讲中透露,愿意照顾宝能诉求。   从最初明确表示“不欢迎”,到今天努力解释澄清并没有低视对方之意,可以看出王石对“宝能系”的态度正在经历一种或主动或被动的转变。而这种态度转变的背后,一方面是王...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24日 18:05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企业家榜样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企业家榜样     《中国经济周刊》这两天发布了一条报道,透露了前江苏铁本董事长戴国芳正筹划“东山再起”。他不仅已在江苏盐城设立了镍铁生产厂,还在印尼投资10亿美元建厂。戴国芳可谓是当代企业家中“重拾河山”的代表,值得敬佩。   细究起来,拥有与戴国芳类似经历的当代中国企业家并不在少数,其中最有名的恐怕还要数褚时健。这位当年的“烟草大王”在上世纪末临近退休前,因为被控“贪污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而锒铛入狱...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09日 18:42

资源革命与供给侧改革

资源革命与供给侧改革   最近,一个冷涩的经济学词语成为国内财经媒体追捧的“热词”,这个词就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这个词汇脱胎于经济学中的“供给学派”。“供给学派”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依(Jean-Baptiste Say)。萨伊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写下了著名的“萨伊定律”,它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   现代“供给学派”的诞生则要等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01日 17:26

《天鹅绒监狱》:东欧艺术家的自我囚禁

《天鹅绒监狱》:东欧艺术家的自我囚禁   文/严杰夫   巴尔扎克曾经说,“我能摧毁一切障碍”;卡夫卡则将这句话改写为:“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有意思的是,卡夫卡的这一改写,道破了“冷战”时期东欧作家与西欧作家间一种微妙的气质差别。   波兰作家巴兰察克曾如此描写苏联控制下的东欧的创作气氛,“三十年来,作家们想尽办法对付主题的限制,巧妙地躲避审查,却使得波兰小说中影射和掩饰的模糊之风盛行。为了设法让自己的观点从审查官的眼皮底下通过,...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24日 17:31

今天的世界,是施密特留给我们的遗产

今天的世界,是施密特留给我们的遗产   文/严杰夫   2015年11月10日,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在汉堡逝世,享年96岁。听闻这个消息,德国当地有媒体诙谐而伤感地说,“我们敬爱的前总理终于戒烟了”。   对于伟人的逝世,如今的媒体太过于习惯谈论“一个XX的时代结束了”。然而,在施密特这里,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在他一生的经历中,实在可以触摸到世界当代史太多的痕迹。   1962年,时任汉堡州政府内政委员的施密特,因在水灾救助中获得巨大成绩而蜚...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20日 17:50

救赎是遏制欲望,还是直面欲望?

救赎是遏制欲望,还是直面欲望? 文/严杰夫   17世纪末,尚未独立的北美大陆被夹裹到了英法战争之中。许多新英格兰北部的居民,在战火冲击下不得不往南迁徙。其中,很大一部分难民移居到马塞诸塞州一座名叫萨勒姆的小镇。不过,在大迁徙不久,这座宗教气氛浓郁的小镇却发生了一场离奇的事件。   1692年,镇上牧师的女儿和侄女先后发生痉挛和抽搐,并像着魔一样不停地大声喊叫。对此,包括医生在内的多数人都认为,这两个小姑娘是被魔鬼附体了。而在镇子治安...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12日 17:40

金雀花王朝:现代英国的曙光

金雀花王朝:现代英国的曙光 文/严杰夫   对于我们为什么阅读历史,恐怕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有一个原因却是毫无疑问,那就是历史往往给了某种线索,让我们能窥测到部分未来。正如温斯顿·丘吉尔所说,“你越能回溯历史,便越有可能展望未来”。   正如,中华文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生出 “五官”和“四肢”,作为现代文明的范本之一,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一个帝国,大不列颠帝国同样是有源可循——那就是金雀花王朝。   好...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04日 17:35

睡眠,是被资本主义终结,还是终结资本主义

睡眠,是被资本主义终结,还是终结资本主义   文/严杰夫    “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1963年6月25日在柏林墙位于勃兰登堡门的关口前如此说道。    他指的当然是苏联在柏林城里树起的那堵分割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柏林墙。不过,吊诡的是,今天我们读来却另有一种意味。过去,柏林墙是一堵有形的墙,围住了东德人民的自由和梦想。现在,资本主义则是为我们树起了...
阅读全文>>
2015年10月09日 21:16

西方人为何会对中国教育产生兴趣?

西方人为何会对中国教育产生兴趣?   文/严杰夫   近期,BBC的一则纪录片引起了千里之外的中国人的关注。上次国人如此热捧一部“英剧”,恐怕还要追溯到“卷福”主演的现代版福尔摩斯。更有意思的是,这则BBC纪录片之所以如此受关注,其实并没有特别之处。它选择了一个看上去已经有点老套的“话题”——中西教育的比较。   在这部纪录片里,五位中国老师被安排到一所英国学校里,带领50名英国九年级学生进行4周的学习,然而再去接受第三方机构的评估。借此...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29日 17:35

约翰·伯格,那个讲故事的人

约翰·伯格,那个讲故事的人   文/严杰夫   “我去过很多地方。我活过一些年头。……所有这些地方,都曾为其他旅行者探访过。”英国作家约翰·伯格在《约定》这部文集的开头写道。伯格的这句话让我想起美国怪才导演蒂姆·波顿的电影《大鱼》。   在那部影片中,濒死的父亲给儿子讲述自己一生的奇特历险,那些经历似乎存在于奇幻小说中。儿子一开始并没有选择相信父亲的遗言。直到葬礼举行,他才发现和理解,父亲的传奇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真实的。 ...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24日 17:45

相见,或许才是“幸福的怀念”

相见,或许才是“幸福的怀念”   文/严杰夫   有些作家的写作需要“数年磨一剑”,而有些作家则好像是自来水龙头,旋开阀门一个个故事就能“哗哗”流出来。阿梅丽•诺冬显然就是后面一类。   自出道以来,诺冬保持着每年一本的出版速度,在让人惊讶她创作数量的同时,更惊叹于她的每个故事都能千差万别。这些故事或者悬疑,或者温情,但在情节和故事上没有一处重复。显然诺冬的“高产”并不是建筑在某种模式的简单复制上。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7日 17:26

遏制危机蔓延,却预留了下次危机种子

遏制危机蔓延,却预留了下次危机种子

文/严杰夫

如果真如市场所预期的那样,美联储在9月或12月加息,那也就意味在华盛顿眼中,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可宣告结束了。只是,面对美联储愈发强烈的加息动机,我们仍然要问,危机真的已结束了吗?   2008年以来,讨论金融危机的文章和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就连当时深处漩涡中心的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发表著述,反思美联储的职责,总结危机的本质。然而,包括伯南克在内,多数人的视角都局限在金融市场本身。至于为...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1日 20:35

侯孝贤,《刺客聂隐娘》的唯一看点

侯孝贤,《刺客聂隐娘》的唯一看点   文/严杰夫   侯孝贤计划改编拍摄《聂隐娘》的故事,是好几年前就传出的消息。而今年在获得戛纳最佳导演奖之后,《聂隐娘》最终得以在大荧幕上与普通观众见面。这也是大陆观众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看到公映的“侯氏作品”。    侯孝贤与已经去世的杨德昌,被看作为“台湾新浪潮”的领军人物。他早期拍摄的《儿子的大玩偶》、《风柜里来的人》、《恋恋风尘》等作品,均体现出其“用另外一种眼睛看世界”的特质(法国著名华语...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01日 17:08

一部重现日本帝国主义兴亡的巨著

一部重现日本帝国主义兴亡的巨著 文/严杰夫   今年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近期正在热闹举行的上海书展自然也将这一主题当作推介重点,其中自然就包括一众相关题材的作品。不过,遗憾的是,在其“官方推荐”中居然遗漏了颇为重要的一部,那就是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衰亡史》(下称《衰亡史》)。     托兰的这部《衰亡史》出版于上世纪70年代初,但其中搜集到的资料文献和叙事视角,直到今天,都可谓是在太平洋战争史的研究领域中居于“魁首”地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