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日本导演今村昌平的著名电影《楢山节考》描写了古代日本的一种可怕风俗:由于粮食长期短缺,老人一到了70岁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楢山节考》描写的这种风俗是真实的历史,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古代日本的社会状态。
 
事实上,日本民俗学家早在上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关注前现代的日本传统风俗。这些学者深入到乡村去调查、采风和考察,据此建立起了属于日本自己的民俗学研究系统。这其中,宫本常一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楢山节考》电影海报
 
可以说,宫本常一的整个职业生涯都献给了日本民俗的探访和调查。在那个交通条件远不如今天便利的年代里,宫本常一一生徒步16万公里,对日本的许多偏远地区进行了调查,走访了许多的村落,并且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字记录和照片。《田野调查:被遗忘的村落》就是宫本常一依据这些调查而整理出的一部珍贵著作。
 
“寄合”这一传统日本村庄的主要议事组织和方式,在宫本常一看来,拥有“原始的”民主色彩。宫本常一在对对马等地区的村落探访后发现,“乡士和百姓在寄合里似乎没有区别。从领土-藩主-百姓这个系列来看,百姓的身份最低,但作为村落共同体的一员,发言权似与其他成员不相上下”。更有意思的是,通过“寄合”这一传统,宫本常一还发现,“寄合”这一议事传统是始于古代村庄宗教性的结众发展而来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有经验的老者自然也就受到尊敬。
 
宫本常一
 
这一发现,显然与《楢山节考》所描写的古代风俗相悖。这或许也说明了日本列岛古代村落传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这一点也在宫本常一的调查中被证实了。比如,宫本常一发觉,日本有的地区存在婆婆虐待儿媳的问题,但这一般发生在家长制根深蒂固的地方,而在其他地区也存在儿媳欺负婆婆的问题。于是,宫本常一总结道,“即使同一个时代,很多事情也因地而异,这不是可以用先进和后进这样的形式简单地一刀切”。
 
或许,正是由于宫本常一等学者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持续发掘,为后世日本文学的创作提供丰富素材,也促成了日本文学在现代的繁荣。从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到京极夏彦这些现代走红的怪谈文学,许多作者无一不将创作的目光投向传统社会里不同地区的风俗和信仰差异。而这点对于今天的中国也有启发。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路途的中国,费孝通笔下的那个“乡土社会”早已支离破碎,而深藏在广袤中国乡村里的传统遗产,也就格外需要“我们的宫本常一”来进行“抢救性发掘”。正如《草莽艺人》一书的作者田川曾经所说,支撑“文化中国”的并非什么宏大的事件,而是一出戏、一件文物、待人接物、举止言谈,是那些隐藏在乡土中国里的细节……
 
 
 
 
-------------------------------------------------------------------------------------------------------------------------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帮忙在“朋友圈”转发,并推荐“严杰夫的约柜”。:)
 
话题:



0

推荐

严杰夫

严杰夫

17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基督徒,不算太靠谱,但还算正经青年。 生平爱生活、爱阅读、爱姑娘。 江湖人称“小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