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墙:历史上的暴力真相
严杰夫 | 2013年12月23日
文/严杰夫 阿马蒂亚·森曾提及一个有趣的故事。作为印度人的森,曾担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长。当他有一次回到英国希思罗机场时,移民局官员询问了他与三一学院院长的关系是不是很好。森觉得自己还算善待自己,所以答道“还不错”。但中间的片刻疑虑却加深了移民局官员的怀疑。这个故事或常常被森拿来自嘲,然而森也认为,这背后体现的正是人们对他人的身份认同过于单一。森指出,身份认同上的这种误区,正是社会暴力的根
读懂“边缘”,才能读懂“中国”
严杰夫 | 2013年12月09日
现在的“中国”究竟如何形成,“中国人”何以最终成为现在的“中国人”,这些关于我们“由何而来”的问题,也就成为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大繁荣:大众创新的胜利
文/行素 近代以来,持续的繁荣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目标,与资本主义几乎同时诞生的经济学,自落世以来就一直将其作为最核心的研究主题。从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及扩张性财政政策到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还有芒德尔、拉弗等供给学派,这些经济学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背后无一不透着对于繁荣的渴求。如今,在这一长串的名单后面,我们还将加上一个新的名字埃德蒙·费尔普斯。
世上本无平常女子
严杰夫 | 2013年12月06日
艾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让人惊讶的不仅在于她写下的全都是短篇小说,更在于她故事里纯粹的女性世界
《街猫》,加拿大文学的“另一面”
严杰夫 | 2013年12月02日
文/严杰夫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出人意料”却又“众望所归”地花落爱丽丝·门罗,或将吸引国内读者去重新发现加拿大文学的魅力。毕竟,在这片被誉为 “文化马赛克”的国度里,远不止门罗和阿特伍德两位优秀的作家。无独有偶,10月初,国内漓江出版社引进了另外一位加拿大著名作家伊夫·博歇曼的代表作— 《街猫》,这给了我们一次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加拿大文学的机会。 如果说,爱丽丝·门罗和玛格丽特·阿特
在历史闪回中重现“大国崛起”
严杰夫 | 2013年11月29日
1869年5月10日,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在普罗蒙托里与联邦太平洋铁路接轨。 文/严杰夫 由于是在迅速膨胀中形成,“美国奇迹”早已不只是经济现象,还成了文化现象。托克维尔和波德里亚两位分属19世纪和20世纪的“法国文化地标”,就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那块“新大陆”。在美国建国之初就前往那里寻访的托克维尔,曾经深情赞誉过那片土地,他极力推崇美国的政治制度,为此写下了传世的《论美国的民主》。他认为,“美
英格兰:位于欧洲大陆与美国之间
严杰夫 | 2013年11月18日
尽管这本书在最初是为中国的听众或读者而作,但在面对中国这个拥有自己的悠久传统的国家来说,英格兰模式能否被有效移植,麦克法兰却没能直接给出自己的答案
清单里的诗意和浪漫
严杰夫 | 2013年11月11日
按艾柯的看法,纯真博物馆就是关于一段爱情的“清单”。 文/严杰夫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在《纯真博物馆》中,似乎表现出了一种对物质列举的“强迫症”:“我爱芙颂,也爱她爱过的,甚至是触碰过的一切。我悉数收集起那些盐瓶、小狗摆设、顶针、笔、发卡、烟灰缸、耳坠、香水瓶、手帕、胸针……将它们放入了自己的博物馆。我建成了一座‘纯真博物馆’。”借助着这些零碎的物品,帕慕克完成了那个纠缠8年的爱情故事。然而,
费正清: 以“治国平天下”业的汉学泰斗
严杰夫 | 2013年10月22日
文/严杰夫 1972年5月24日,费正清和夫人费慰梅在25年后重新回到北京。费正清此后回忆起这次故地重游时说,这次重返仿佛是“毕业40年之后的一次同学聚会”。在 “同学聚会”上,费氏夫妇见到了许多故人:金岳霖、钱端升、张奚若、周培源、陈岱孙等。他们都是当年“太太的客厅”中的老面孔。只是,“太太的客厅”的主人梁思成与林徽因已不在人世,尤其是梁思恰巧于当年1月去世。费氏夫妇再也见不到他们在中国的“最好
革命前夜的俄国日常生活
严杰夫 | 2013年10月14日
【早期的俄国工厂照片】 文/严杰夫 18世纪末,俄国启蒙思想家拉吉舍夫在代表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中,如此描绘俄国农民的生活:“四堵墙的上半截和天花 板都被烟熏得漆黑;地板尽是裂缝,上面积了足足一寸来厚的尘土;炉子没有烟囱……无论冬夏,每天早晨满屋子都是烟;蒙着猪尿泡的小窗户到晌午才能透进一点微弱的光线……”这样穷困潦倒的景象,一直以来都被大部分俄国知识分子,看作是帝俄时代农民的典型生
下一个四十年,世界会怎样?
文/严杰夫 四十年前,未来学研究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曾以一本《增长的极限》给人类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第一声警钟,从而掀起世界性环境保护 热潮。如今,曾参与撰写《增长的极限》的挪威管理学家乔根·兰德斯带来了罗马俱乐部最新的一份“报告”《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2052》中涉及的信息容量比《增长的极限》扩张了数倍,聚合全球顶尖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与未来学研究者,就经
穿越梦境与现实的“寻父”之旅
严杰夫 | 2013年10月09日
文/严杰夫 在西方作家中,如果要挑出一份迷恋日本文化的名单,那么一定有大卫·米切尔,与他在一起的,应该还有阿梅丽·诺冬、玛格丽特·杜拉斯等等。不过,作为同样与这个“菊与刀”国度有过亲密接触的西方作家,大卫·米切尔对日本历史的喜爱,或更甚于后面两位法语作家。 在大卫·米切尔已经出版的五部长篇小说中,有三部的背景涉及了日本。米切尔的代表作《云图》,以及最新一部《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都涉
穿越西方文明中那些“永恒的刹那”
严杰夫 | 2013年09月02日
文/严杰夫 与五千年来一直以单一主体的主轴传承下来的中华文明相比较,西方文明最初3000年拥有两大最鲜明的特征:“多元”与“碰撞”。 对希腊文化推崇备至的顾准曾如此总结西方文明源头的形成:“西方文明是希腊罗马文明。分析它的成分,有希腊思想、罗马法和日耳曼人的骑士精神。要历数它的演化变迁,那是头绪纷繁的。”的确,“纷繁”一词用来形容古希腊之前的西方文明,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在近3000年
刘香成镜头下的过去三十年
严杰夫 | 2013年08月27日
文/严杰夫 “中国梦——刘香成30年摄影展”冒着申城有史以来的最高温,在由曾经的世博会中国馆改造而来的中华艺术宫展出。或许是考虑到许多观众会因为酷热的天气而错过展览,同名同主题的《中国梦》影集便由后浪出版公司于近日整理上市,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更近的观察和欣赏刘香成那些经典作品的机会。 相对于展览而言,影集中的作品要稍多,累计共有111幅。刘香成的这些“中国梦”作品,在创作时间上可分为两段:拍摄于19
告别暴力, 来自茨威格的“遗书”
严杰夫 | 2013年08月19日
文/严杰夫 “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任务亟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她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场所……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意在此地重建我的生活。”在自己的遗书中,斯蒂芬·茨威格如此表达自己对巴西的热爱。 落于流亡的茨威格在巴西这个对欧洲世界极为陌生的国家,度过
致命的沉默:精神分析史上的一出悲剧
严杰夫 | 2013年08月07日
文/严杰夫 1936年,在弗洛伊德的80诞辰上,托马斯?曼、罗曼?罗兰和其他近200位西方知识分子给予弗洛伊德如下的评价:这位勇敢无畏的先知和救人疾苦者,他一直是两代人的向导,带领我们进入了人类灵魂中未曾有人涉足过的一些领域……如果我们这个种族有什么业绩能够永垂青史的话,那就是他探索人类思维的深度所创下的业绩。”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法在现代西方文化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然而,另一方面,从弗洛伊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部传奇传记的重生
严杰夫 | 2013年08月06日
文/严杰夫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话用来形容新版《陈寅恪的最后20年》的“出世”可谓是再恰当不过。还记得1996年《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一书刚出版时的盛况,人们对这位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在解放后经历的好奇,令这本书甫一问世即一售而空。殊不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本书此后就一直未能再版,从而令此后众多想要了解陈寅恪晚年生活的读者陷入“一书难求”的困境。今天,《陈寅恪的最后20年》经过重新修订
严杰夫
174篇文章 2769天前更新
基督徒,不算太靠谱,但还算正经青年。 生平爱生活、爱阅读、爱姑娘。 江湖人称“小胖”。
一位美国女婿眼里的中国东北
投资世界是由心理和经济两大因素构建的
最真实的“传奇”需在人生中体悟
像宫本常一那样发现乡土社会
京极夏彦的“十夜怪谈”
临安和上海,谁比谁时髦?
“后望”一个知识分子的品格
“西化”:土耳其崛起道路上的梦魇
回望卢梭 重新寻找“公意的边界”
哈夫纳笔下的德国问题 今天已成欧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