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严杰夫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实在是普通不过的“常识”,然而每个读过《物种起源》的读者,却了解这种“常识”背后自有一种波澜壮阔。正如达尔文自己所说:“无数最精致、最奇异的形式曾经并正在从如此简单的开端演化而来,这一生命观无比壮丽。”遗憾的是,拥有 “壮丽生命观”的伟人达尔文,却依旧在日常生活中历经了太多的悲哀。其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面对小女儿的去世,和妻子笃信的信仰。个中曲折在200年后被达尔文的第三代玄孙兰德尔•凯恩斯写进了《安妮的盒子》里。
 
作为“物种起源”理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比谁都明白“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拥有的强大力量,却还要在现实中面对女儿早逝的现实,以及与作为虔诚信徒的妻子对于死后要和丈夫天地两隔的担忧。所以,谁能理解达尔文对于自己的伟大发现,究竟抱有多复杂的心态。
 
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事实上,带有达尔文这种“痛苦”的,并不只有他一个。同时代的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曾被看作是“自然选择”理论的共同发现者。然而,与达尔文不同,华莱士始终对“自然选择”理论抱有怀疑,而自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一种高于自然的规律在起着作用。这种规律给我们带来了良知、道德和人性。华莱士对“自然选择”的独特态度,让他在后半生的研究中走上了神秘主义的道路。
 
尽管华莱士走上的“邪门歪道”,让学术界将他摒除出了科学的万神殿,而让达尔文独享了自然启蒙上的荣耀。但华莱士怀疑的阴影并未就此散去,直到今天仍有人在思考“自然选择”理论的合理性。这其中就包括一位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吉尔伯特的名字对于大多数电影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她此前创作的回忆录《美食,祈祷和恋爱》于2010年上映,在茱莉亚•罗伯茨的演绎下,成为一部大卖的“文艺电影”。然而,与前作给人留下的小资印象不同,她的新作《万物的签名》中却给人焕然一新之感。
 
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万物的签名》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美国,主人公是研究苔藓的女学者阿尔玛•惠特克。依凭家庭背景的缘故,阿尔玛从小就对植物兴趣浓郁,并积累了深厚的学识修养。而在母亲的教导下,阿尔玛又自幼拥有了理性的头脑,却不乏探险精神。借由对植物的研究和认识,尤其是对苔藓的深入观察,阿尔玛发现了自然界里的生物发展机制。但她拥有奉献精神的妹妹普鲁登丝、性格率真放浪的好友芮塔、以至于性格纯真却又有点神秘主义的丈夫安布罗斯,却让她对这套机制又拿捏不定。
 
可以说,《万物的签名》讲述的是一个极具维多利亚时代气息的故事。那是一个新旧转换的时代,阿尔玛的身上带有旧世界的遗产:优渥的家庭背景、社会传统对女性的束缚、宗教信仰占据主流的观念、富人和贵族与穷人间的沟壑等;但同样她的生活中也浮现出了新世界的迹象:废奴运动的兴起、理性开始在与宗教的斗争中占据上峰、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让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宽……
 
新旧转换的时代里,各种主张的冲突也最为激烈。阿尔玛的父亲亨利是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所以才能成为“土豪”;阿尔玛自己则明显是自然主义的信徒,相信理性,内心却对爱有着本能的冲动;她的妹妹普鲁登丝则是个民权运动的极端分子,为废奴和平权的社会革命奔走一生;阿尔玛的母亲看上去则是位不折不扣的加尔文派新教徒,在信仰和日常生活中总是要求严苛。
 
吉尔伯特就是用这样纷繁复杂的理念冲突,在一个“狭小”的庄园里勾勒出了达尔文时代的社会特征。然而,正如达尔文那样,阿尔玛凭借天赋和洞察力,发现了自然世界的规律。影响了叔本华、黑格尔等后世哲学家的神秘主义学者雅各布•波墨曾说,“上帝在世界上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每一颗果实和每一棵树的设计当中,都隐藏着改善人类的线索”。这种“万物的签名”在神秘主义者那里被看作“奇迹”,但在阿尔玛这样的自然主义者那里却被视为自然哲学的完美体现,就像达尔文所说的那样,是一种“壮丽的进化观”。
 
 
从这个角度看,阿尔玛几乎就是女版的“达尔文”,她痴迷于探寻自然奥秘,也不忘给家人以最深的爱。同样不幸的是,阿尔玛也不得不目送挚爱的人一个个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抵达“彼岸”,就像达尔文曾经对女儿和妻子所作的那样。然而,阿尔玛与达尔文还是有不同,她是一位女性,在理智之外仍细腻的情感会在内心涌动。所以,在追寻真理的同时,她还期望从中发现爱的痕迹。正是这种追寻,促使她离开生活大半辈子的白亩庄园,长途旅行到塔希提、荷兰。在这种追寻中,阿尔玛找到了解答进化论困境的答案,并且理解了安布罗斯和华莱士求助于神秘主义的原因。
 
当然,阿尔玛最后并未跟随安布罗斯和华莱士,走上神秘主义道路。吉尔伯特而是让华莱士到故事里客串了一把,借此有机会向这位同样伟大的学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华莱士在自然世界之外,再创造出一个超脱的智慧,这的确是一个“优美的理论”,但她也指出,这“仍是用一个迷来回答另一个谜”,因此不能被称之为科学。她写道,“我从不觉得有必要创造一个世界,来超越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在我眼中似乎一直够大、够美。”阿尔玛和达尔文一样,希望寻找的是实证科学的精确答案。于是,面对“自然选择”理论的哲学困境,吉尔伯特并未从正面的学术角度去探讨,而是借着阿尔玛的口,用一种更为“圆滑”的方式交出了自己的答案。
 
或许,吉尔伯特或阿尔玛给出的解答仍无法让人满意,毕竟自然的残酷无情及其带来的死亡的阴影,令我们始终带有某种恐惧。但也正如阿尔玛对华莱士指出的那样,神秘主义归根到底来源于人类探寻自己的重要性,而非为了追求真理。事实上,在自然的面前,人类和苔藓一样,虽然拥有不同的特质和价值,却要平等接受各自的待遇和地位。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即使仍会对死亡产生恐惧,但也会生出些尊重和敬畏。这或许才是自然之美的本质!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帮忙在“朋友圈”转发,并推荐“严杰夫的约柜”。:)
 
话题:



0

推荐

严杰夫

严杰夫

17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基督徒,不算太靠谱,但还算正经青年。 生平爱生活、爱阅读、爱姑娘。 江湖人称“小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