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文/严杰夫
美国司法部部长8月21日宣布,已与美国银行达成一项总价166亿美元的和解协议,以终结针对后者违规出售住房贷款抵押证券的调查。尽管这张“史上最贵罚单”相当于过去三年美国银行的盈利总和,但还算是划算的“买卖”。此前,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达成的和解协议的罚款额度,分别为130亿美元和70亿美元。自此,美国主要金融巨头都为由他们带来的危机付出了代价,算是给了民众一个交代。
另一方面,美联储也在着手布局退出宽松政策。耶伦在8月22日的讲话中说,将于10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耶伦同时还表示,将根据未来的就业率状况来决定是否加息。尽管耶伦仍称过快加息会阻遏就业市场的向好趋势,但许多“鹰派”人士已将她的讲话解读为通胀目标的管理将取代就业率,重新成为美联储政策的目标。
从这些行动来看,美国政府似在急于走出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阴影,特别是奥巴马、杰克·卢以及耶伦这三位当前美国经济的“掌舵者”,都期望能尽快将前任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干净。然而,进入“后危机时代”,并不意味着就对这场危机的反思也会沉寂下去。恰恰相反,正如现任芝加哥市长,前白宫幕僚长拉姆·伊曼纽尔所说,我们要想一想,“是否浪费了金融危机的机会,抑或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契机?”
如今谈论这场金融危机的著作多如牛毛,但却仍然缺乏重量级作品,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联储副主席及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艾伦·布林德的《当音乐停止之后》,显然有意填补这一空白。作为前政府经济政策决策层的核心成员,布林德有能力,也有资格对后任政府的经济政策给予点评。布林德认为,导致危机爆发的一共有七个因素。分别为:两个泡沫(房产泡沫和地产泡沫)、过度的杠杆、松散的监管、银行的不规范操作、衍生品的泛滥、评级机构的毫无底线和疯狂的金融激励机制。这七大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酝酿危机的土壤。不过,最终导致危机全面升级的“导火索”,则是雷曼事件的爆发。或者,更详细点说,是美国政府在对待贝尔斯登和雷曼两大投行所采取的不同处置措施,导致市场真正陷入恐慌。在布林德看来,雷曼的破产是危机的分水岭。在这两个公司的案件中,美国政府离奇地未将“大而不倒”的原则一致贯彻下去,却选择救助前者而抛弃后者。这样前后不一的态度让整个市场陷入迷惘。布林德对此点评道,“对雷曼的决定突然且出人意料地把大家熟知的规则手册撕成碎片并扔出窗外”。
不过,布林德仍然庆幸此后美国政府的政策选对了方向。汇率稳定基金、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刺激政策以及量化宽松等一系列措施,及时遏制了危机的蔓延和经济的衰退。而围绕此前的七大问题,布林德进一步总结出了“金融十诫”和“修复七步法”。他认为,这正是通过这场危机我们应当学到的东西。在布林德看来,经济中的泡沫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良好的制度,来避免泡沫无限膨胀而给经济带来伤害。
可以说,布林德的职业背景,为本书提供了足够的专业性。他期望用专业视角为我们重新呈现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因后果。凭借着专业的敏锐性,布林德将雷曼事件标注为危机的转折点,将其看作为危机中一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借助这样的梳理,布林德准确指出了危机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节点。所以,凭着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将布林德视为经济学家,也大可将他视为一位历史学家。
对卷入危机的大部分历史人物,布林德尽可能给出了公正的评价。之所以称其是“尽可能的公正”,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人物已在危机中展现出了智慧和能力,足以对他们给出阶段性的评价;另一方面,这些人物中大部分仍“身其位、谋其职”,因此还无法对他们盖棺定论。因而,布林德对他们的评价大多是克制的。例如,在评价前财政部部长保尔森为应对2008年9月的货币基金赎回潮所设立的汇率稳定基金时,布林德认为,此举是急需的,并且是个很大的突破,但这也意味着将美元置于危险之中,并有可能威胁全美银行系统。
虽然,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官员、学者和民众质疑美国政府在危机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特别是其中对大型银行的救助,尤其凯恩斯式的经济刺激措施遭到了最猛烈的攻击。不过,布林德却认为,这些质疑者大多对凯恩斯主义的认识极为肤浅。布林德对凯恩斯主义的赞同,或许也可以视作他对小布什和格林斯潘时代“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的批评。不过,这些肯定评价并没有妨碍布林德进一步批评美国政府。譬如,他认为,奥巴马政府的问题出在想要实现的目标太多,以至于政策没有一个中心,导致“公众并没有看到一片森林,仅仅是觉得有许多树木”。另外,布林德也认为,美国普通民众之所以经常质疑政府的应对政策,是因为决策者与民众的沟通不够,决策者没有能够运用浅显的语言,向民众说明他们的政策意图和解决目标。
无论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当音乐停止之后》都提供了值得称道的东西,确实是部有代表性的重量级作品。但正如作者自己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你希望向大多数人解释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政府在危机中都做了什么,那就必须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可是按这个标准,大部分普通读者,特别是那些在2011年“占领华尔街”的人,恐怕很难理解布林德在本书中大段大段的技术性解释,毕竟,专业术语和数据表格并不是可以用来叙述历史的“好语言”。此外,在介绍部分重要节点的时候,布林德的语言过于简要,PPT式的摘要叙述也无法将一桩事件解释得足够清楚。譬如,在介绍金融监管改革议案过程中,布林德只用要点式列举了议案中的内容,却对改革中主要官员的态度、各部门间的分歧和共识、两党之间的斗争等细节语焉不详,这自然无法让读者了解法案制定和出台的背景。
更重要的是,今天当我们去反思这场金融危机的时候,只把视野局限在美国显然是不够的。在现代全球经济格局中,每个经济体都无法独善其身,金融危机尽管爆发于美国境内,但由此带来的影响则覆盖了整个世界。布林德在书中只是小心翼翼地留出一章来描述欧债危机,这就不能不使布林德就危机所做的反思有了不小的局限性。如今,世人已经几乎可以肯定,想要彻底解决这场金融大危机的后遗症,不仅需要改革美国的金融制度,更需要变革当今世界的经济秩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次金融危机最大的后果,就是让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陷入崩溃。如何重建公平、高效的世界经济新秩序,才是这场危机为我们提出的最大课题。《当音乐停止之后》对此没能给予充分的分析,也不见少许建设性意见,是莫大的遗憾。
看来,舞者在音乐停止后去争夺座位的比喻,还无法让我们完全理解这场金融危机。布林德自己不也认为,那些“占领华尔街”的人有着“合情合理的委屈”么?只是,除了同情,我们或许还需要等待,从更长远的时空去对这场危机做出更深刻的反思。到那时,人们会发现,对于这场危机真正应思考的,不是在音乐停止后该让哪些舞者获得座位,而是怎样为舞者提供更多座位。这样,或许才算真正抓住了危机所提供的“契机”!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帮忙在“朋友圈”转发,并推荐“严杰夫的约柜”。:)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