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严杰夫
 
寻找没有帕慕克的土耳其(1) - 严杰夫 - 多余的话
 
1
 
一直想找机会写一写2012年底的土耳其之旅。
 
去年5月的时候,有个杂志找到我写土耳其的游记。当时,我觉得这是个契机,于是就洋洋洒洒地写了8000个字。无奈,编辑只需要3000字的定稿,满篇的感情就被无情地甩干,剩下一堆“柴”得不行的文字,配着矫揉造作的图片,最终成为一篇帮助土耳其旅游局宣传的软文。
 
因为这次不如意的“书写”,“土耳其”就像是没有排出而梗塞在我脑干出的一块血块,不时地扯动着我的大脑回路。于是,去年年底开始,我又端起奥尔罕?帕慕克的作品,试图从中寻找到自己熟悉的画面。
 
寻找没有帕慕克的土耳其(1) - 严杰夫 - 多余的话
 
2
 
事实上,许多人像我一样,在看到土耳其和伊斯坦布尔之前,总是不自觉地把帕慕克笔下的世界,同那里划上等号。所以,在我开始出发前往土耳其之前,我开始恶补帕慕克的作品,期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那个陌生的国度熟悉起来。《伊斯坦布尔》和《纯真博物馆》代替了一切的旅游攻略,成为我在伊斯坦布尔闲逛时按图索骥的工具。
 
当然,我最终发现自己上当了。帕慕克笔下的那个世界,并不是完整的土耳其,甚至连伊斯坦布尔都涵盖不了。
 
在伊斯坦布尔的时候,我们居住在老城区苏丹艾哈迈德区。在那里,你可以找到庸常的生活,伟大的遗迹,神秘庄重的清真寺,但就是没有帕慕克笔下的那种布尔乔亚。幸运的是,我有机会去了贝伊奥卢,这才在“独立大街”四周的街巷中,撞到了帕慕克文字中的那个“伊斯坦布尔”。
 
这就是伊斯坦布尔,这也就是土耳其。层叠的文明和历史,如水的日常生活,世俗与宗教的交融,一片复杂的国度。
 
所以,即使在阿塔图尔克机场书店里到处都堆满了帕慕克的作品,即使几乎每个外国游客都提着一本《伊斯坦布尔》或《纯真博物馆》来到土耳其,也不能让一个伊斯坦布尔本地人真正地喜欢上帕慕克。
 
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让每一个写作者在描写土耳其时,都有一种难以下手的窘状。再高超的写作者在面对这座难以名状的伟大国度时,都会感到一种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就连推理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都把那个与君士坦丁堡有关的著名故事的大部分情节都安排在火车上。
 
当然,一定还有别的作家认真描摹过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有机会碰到,我一定要好好读一读。
 
寻找没有帕慕克的土耳其(1) - 严杰夫 - 多余的话
 
3
 
朋友云也退在我之前去的土耳其,一样带了帕慕克的那两本书——《伊斯坦布尔》或《纯真博物馆》。他细致地观察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上一群群的海鸥,满是“自由”的意象。他说,“‘自由’二字,像那些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方有规律地忽高忽低的鸟儿一样,举重若轻。”这是他为土耳其或者伊斯坦布尔撰写的“书评”。他的“评论”,事实上与帕慕克认识和解读的那座伊斯坦布尔,几乎没有任何重叠和雷同。
 
起码,我们清楚,飞在海峡上空的那些鸟儿无法感受到,帕慕克所写到的弥漫在这座城市里的“呼愁”。所以,对于土耳其,对于伊斯坦布尔,我觉得每个去过那里的人,都不需要囿于帕慕克那些充满了魅惑的文字。帕慕克最终所作的,其实不过是写了几篇有关伊斯坦布尔的“书评”罢。
 
所以,我们自己要自己亲自去触摸它、体会它、书写它,它就是一部巨大的著作,等着每个人亲自去翻动、阅读它。以上这些,就是我开始重新思念那个国家的理由,也是我想重新书写那个国家的理由。我想要给这个国度写一篇基于自己视野的“书评”。
 
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我希望能够完成。
 
寻找没有帕慕克的土耳其(1) - 严杰夫 - 多余的话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订阅号“严杰夫的约柜”,搜索“yan_jiefu”)
寻找没有帕慕克的土耳其(1) - 严杰夫 - 多余的话
 
 
 
 
话题:



0

推荐

严杰夫

严杰夫

17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基督徒,不算太靠谱,但还算正经青年。 生平爱生活、爱阅读、爱姑娘。 江湖人称“小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