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之一
 
1906年,周有光先生在江苏常州青果巷呱呱坠地。
 
2008年,有光先生出版了百岁口述。让我们看到了他,以及和允和先生之间的那段近百年的人生传奇。
 
有光先生开篇从江苏常州青果巷出发,至上海圣约翰大学,再至重庆,继至海外,而后再回上海复旦、财经学院,最后终于北京。这其中的地方,大多我都去过。
 
只是我要提的,其实还是那个地方——常州。
 
青果巷
 
常州的青果巷,是有光先生的诞生地,也是我少年时常去游戏的地方。记得儿时,这里就是文保区。但在我的印象里,这里迷宫般的弄堂仅仅是跟玩伴有趣的游艺场。
 
直到稍微长成时,才从爷爷收藏的文史资料中渐渐发觉,原来这里曾经走出过盛宣怀、走出过赵元任、走出过刘海粟、走出过史良、当然还走出过周有光。
 
这么多即使放在中国近代史上都仄仄生辉的名字,就在几乎同一个时代里,诞生在这条仅一千余米长的弄堂中。我初中的三年,每天就行走在他们也曾行走过的青石板上,而如今也如他们中大多数或许曾经做过的一样,在另一个城市中遥望梦中的那条小巷。
 
不同的是,他们大多数在年轻时即成为某个领域小有成就的代表,而我如今却只是一个躲在这座偌大的城市中的某个角落,在闪烁着的电脑屏幕后敲打幼稚文字的文艺青年。
 
青果巷,老礼和堂(周有光故居)
 
江苏常州的那一代人,在瞿秋白之后,开始逐渐衰败。随着前后北岸老街区的拆除,青果巷成为这座城市中,唯一有着真实历史印记的地方。我成长的二十多年,正是看着这座城市在蜕化的二十多年。赵元任、刘海粟、周有光这些名字在那座城市中,早就随着老城的改造,逐渐消退。而瞿秋白则因为作为党早期的领导,而有幸可以仍被人们“纪念”着。只是被“纪念”的也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至于他成就了什么,做过什么,伟大于何处,自然是没人关心的。于是,当年在我印象中还“繁荣”而充实的纪念馆,即使经过上世纪末的修缮后,都不可避免地萧条和零落了。
 
现在还有谁能够如同他们一样,担当起一个时代的改变呢?更遑论能够去推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革新了。于是,我对这些前辈只能是带着敬仰的心情,而惭愧于自己的不努力。
 
我在读完有光先生的百岁口述后,有着一丝欣慰和骄傲,有光先生取得如此的成就,却从未忘却从小在故乡给其的影响,言辞之间甚至明显地洋溢出对家乡的怀念和赞扬。可是,百年后,这座城市肤浅地理解着那段值得骄傲的历史,却早已丧失了这其中的精神。这座城市,如同大多数经历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中国城市一样,他们盲目而势利地渴望财富,面对这座城市中曾经那样优秀的历史,那样大把值得尊敬的姓名,却也仅仅是用来作为给自己打广告的“名片”。
 
我不敢奢望,如同当年影响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常州学派”那样的深邃学理,在这片土地上再次出现;我只是希望,那里的人能够更多地打开自己的眼睛,多读书、多了解、多思考,少一些在夜店的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多一些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求和盼望。我只是希望,那些早已不爱读书、不爱思考的家乡人们,稍稍去了解一下那些这座城市曾经拥有过的璀璨的名字背后的故事,还有他们的人生、他们的事业、他们的爱情。
 
是啊,人生,只是一朵浪花。
 
可是,人生的这朵浪花,可以在汪洋中琐碎的犹如一片碎屑,也可以在潮流的顶端绽放出最美的景色。
 
之二
 
一个晚上读完了《周有光百岁回忆》。
 
早些时候,已经读过金安平先生的《合肥四姐妹》。再读周书,颇有感触。
 
周有光与张允和的故事,应该是那个时代最为平常的爱情故事了。周自己说,他跟张先生之间是“流水式”的恋爱,而不是“冲击式”的恋爱。这不仅仅是因为周张二位早已熟识,更因为周张二人对于感情,对于生活的态度大抵是理智的。
 
但他们之间分明是有爱的。所以,周书的记录者——李怀宇先生,在书的脚注中,一开始就写到:“在周先生的心里,张允和女士永远是他的第一位读者”。
 
在结婚之前,周对张说,“我是没有钱的,恐怕给不了你幸福”。张对周则答,“幸福要自己求得”。于是,就有了这一段七十载的传奇婚姻。
 
或许,他们之间没有张充和与顾传玠之间爱情的反传统,也没有张兆和与沈从文间爱情的罗曼蒂克,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情与婚姻,同样值得我们拿来咀嚼和称颂。
 
周有光、张允和夫妇与沈从文、张兆和夫妇
 
当允和先生丧失自己的女儿小禾时,当他们俩人在建国以后遭遇一个又一个政治冲击的时候,正是他们之间的那种爱,那种“流水式”感情的力量,让他们彼此关照着一起走过了七十年华。
 
或许,这种平淡的传奇才是更有力量的吧。
 
这种力量,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让我们体会到它的穿透力。一辈子、一世的长度,才能让这种平淡无华展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动。
 
如今,允和女士已于几年前先逝,从而使这段传奇对于生者来讲仅能给予追述。
 
在周先生的心中,儿时生长的常州城、让自己成熟的圣约翰大学早已模糊,而此生最难忘的日子就应该是与允和女士间的日日月月、点点滴滴。或许,周先生依然清晰地记着自己第一次给允和女士写信时的心情,尽管那封信从头至尾未提起任何与爱慕有关的心情、以及对倾心的对象的那种颂赞,但是我相信,周先生在那时是怀着期待而又紧张的心情写下这封信的。
 
而和所有期待着恋爱的降临、以及自己心仪的少女首肯的男生一样,那种紧张而又踌躇的等待,周先生在百岁时再回忆起来时,必定是满心的幸福和甜蜜吧。
 
这辈子的人生浪花已经足够美丽,那么周先生一定开始期待着下辈子,还是要和允和女士一起,绽放出更为华丽的人生浪花。
 
----------------------------------------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帮忙在“朋友圈”转发,并推荐“严杰夫的约柜”。:)

 

 
话题:



0

推荐

严杰夫

严杰夫

17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基督徒,不算太靠谱,但还算正经青年。 生平爱生活、爱阅读、爱姑娘。 江湖人称“小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