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严杰夫
 
 
这两天,有个名字特别红,叫做“权威人士”。这位“权威人士”并不是我们通常 “认识”的某些领域的“权威人士”,而专指常常在人民日报“出没”的那个“权威人士”。
 
有好事者统计,2015年至今,这位“权威人士”一共出现过三次,每次谈论的都是宏观经济的大问题。他每次华丽登场就会引来一番猜测——这位“权威人士”究竟是什么身份,。
 
有意思的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微信公号“侠客岛”曾撰长文剖析过“权威人士”的身份。“侠客岛”表示,改革开放以后,能被冠以“权威人士”的,主要是因技能和知识的权威性。而“权威人士”这几次的登场,面对的不是经济的紧迫态势,就是新名词新理念提出后的一时迷茫,或许就此可以看出,这位“权威人士”一定是经济领域的高级别领导。
 
事实上,中国报章间有意思的“笔名”远不止“权威人士”这一个。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有意思的笔名及其背后的故事。
 
1、 任仲平:权威人士前的“网红”
 
任仲平,可能是除“权威人士”之外,人民日报第二著名的笔名了。
 
任仲平的处女作可以追溯到1993年12月22日,当日人民日报一版发表了署名为“任仲平”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一文。任仲平最新的文章则是今年5月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的《标注治国理政新高度》一文。
 
从发表的频次来看,任仲平露脸的概率尽管高于“权威人士”,但其出现的频率也不高,在2011年到2015年之间,每年以任仲平为署名的评论文章最多不超过6次。
 
2009年,人民日报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人民日报任仲平60篇》,收录了1993年到2009年间的“任仲平”署名文章。书封面上显示的作者为人民日报评论部,这应该是第一次正式公开了“任仲平”的真实身份。
 
2、 郑青原:身份绝对“高大上”
 
2010年10月,筹划“十二五”规划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刚刚结束。《人民日报》上以“郑青原”为名字的作者连发五篇评论,风头一时无两。
 
当时有评论文章注意到,郑青原撰写的文章不仅被《人民日报》头版推荐,而且在人民网上也一直受到“头条”待遇。尤其是第三篇《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文,在人民网的头条位置挂了24小时以上。这些迹象显出“郑青原”的来历不简单。
 
没有多久,就有媒体开始关注这个新名字。当年11月,北京晨报发表的一篇作者名字为肖勇的评论分析道,有网友认为“郑青原”是“正本清源”的谐音,但这种理解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肖勇认为,“郑青原”是比“仲祖文”、“任仲平”更高级别的化名或谐音,而他撰写的系列文章是政治局级别的舆论导向,他是中央政治局形成的观点。
 
有意思的是,肖勇这篇名为《人民日报“郑青原”是谁》的文章最早发表于人民网强国论坛,此后却被北京晨报、新华网等多个权威媒体转载。或许,这正是暗示了官方对于这种解读的认可?
 
3、 皇甫平:“任仲平”的哥哥
 
除去“任仲平”、“郑青原”,人民日报上还有过若干声名显赫的署名,包括“何振华”、“仲祖文”、“国纪平”等等,这些署名都有各自不同的含义,以在不同场合对应出现。不过,以这种晦涩的署名来表达官方观点,并非人民日报的独有传统。
 
以特别名字发表文章的“写作组”传统,最早起码可以追溯到文革期间的上海宣传界。复旦大学著名的经学史家朱维铮在上世纪60年代,曾是上海市委写作组的成员之一,当时他就参加过这个笔名为“罗思鼎”的写作组。“罗思鼎”顾名思义就是“螺丝钉”,有担当“社会主义螺丝钉”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上海宣传系统将这一传统继承了下来。1991年,时任《解放日报》党委书记兼副总编辑的周瑞金,联手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施芝鸿、《解放日报》评论部的凌河,共同署名“皇甫平”,在《解放日报》头版发表系列评论文章。
 
时值1992年邓小平南巡,《解放日报》率先发表皇甫平的评论文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要讲一百年》。这篇文章廓清了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彷徨不明的思想氛围,并带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有意思的是,凭借着“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的走红,周瑞金也被上调到人民日报评论部工作,并又创造了“任仲文”这个笔名。这个名字后来被改为“任仲平”。这样算来,“皇甫平”还是“任仲平”的“哥哥”呢。
 
4、 秋石:党媒笔名里的“文艺范儿”
 
秋石这个名字,怎么看都是散文作家的名字。但其实这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的“马甲”。正如“任仲平”发表的都是《人民日报》的重要评论文章,“秋石”撰写的也都是《求是》官方刊发的重要理论文章。
 
《求是》杂志的前身为《红旗》杂志。《红旗》杂志创刊于1958年6月1日。在1958年3月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出版理论刊物的想法,这份刊物就是《红旗》杂志。而这次会议也是毛泽东为发动“大跃进”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有了这个动议后,中共中央委员会在当年6月就正式成立了《红旗》杂志,首任总编辑为陈伯达。再来看《红旗》第一任编委的阵容,更是令人感到炫目。除去陈伯达外,邓小平、彭真、王稼祥、张闻天、陆定一、康生等人均名列其中。
 
1988年,由于当时实施行政机构改革,《红旗》杂志在办刊30年之后被宣布停刊。但后来中共中央又宣布创刊《求是》杂志,以替代《红旗》。《红旗》杂志就这样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5、 休芸芸:沈从文的“男扮女妆”
 
我们或许会惊讶于党报党刊的笔名之多,但事实上,早年间民国时代的大作家们,哪一个不都是有着一大堆的“马甲”。沈从文就是其中之一。
 
 
沈从文的笔名不仅多,而且甚至会使用一些女生名字,有名的一个就是“休芸芸”。这个名字之所以出门,是因为它引起了一场误会,使得沈从文与鲁迅这两个大文豪竟然从未见过面。
 
起这样的名字,自然有沈从文生性浪漫的缘故在,恐怕也有现实的考虑。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女作者名字相对更容易受到编辑(尤其是男编辑)青睐,而民国时代的编辑大部分都是男的,沈从文想出这样一个“娇柔”的名字,恐怕也是出于生计考虑。当时,沈从文只是一个“北漂”,只能依靠投稿来赚些零星的稿费。
 
而鲁迅在当时已是名人,经常受到无聊的人写信骚扰,其中包括一个名为“欧阳兰”的人。正在这个当口,鲁迅又接到了丁玲的求助信,丁玲的字迹很像“欧阳兰”,便引起了鲁迅的怀疑。鲁迅四处找人打听丁玲的底细。打听到孙伏园这里,就听说有个叫“休芸芸”的作家,与丁玲的字迹很像,不过休芸芸是个男人。后来,鲁迅知道了休芸芸就是沈从文,就认为此前的“欧阳兰”和“丁玲”,都是沈从文起了假名在戏弄他,此后便经常在与朋友的信件中常常挖苦、讽刺沈从文。这件事又被沈从文知道了,沈也对鲁迅的这种行为感到十分气愤。
 
后来,鲁迅知道了真相,沈从文未有意要和他“开玩笑”,丁玲也却有其人,不过,鲁迅只对丁玲感到抱歉,却始终未向沈从文表达过歉意,这更引起了沈从文的不满。于是,在鲁迅生前,沈从文本有很多机会和他见面,由于这个龃龉在,他们便真的“老死不相往来”了。
 
6、 任弼时:笔名成了真名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之一,任弼时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但他的事迹恐怕了解的人不太多。这主要是因为,任弼时在建国之后不久就去世了,享年仅46岁。
 
有意思的是,任弼时本名是任培国,“弼时”开始只是他的笔名。任弼时在年轻时常以“弼时”为笔名,在《新青年》、《无产青年》、《中国青年》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并在《新青年》第四期上翻译了列宁的《中国战争》。1921年,任弼时前往苏联学习时,才正式用了这个名字。从此,任弼时取代了任培国,成为他正式的名字。
 
此后,任弼时写文章还用过“辟世”、“避世”、“闢世”等与“弼时”谐音的笔名,其中最有趣的一个还是要数“弼时”谐音简化后的英文名字——“P.S.”。
 
7、 韦护:瞿秋白的笔名成为丁玲的处女作
 
前文我们提到,丁玲在北京时曾求助于鲁迅,但未曾获得回应。但她最早离开故乡到上海时,却收获了瞿秋白的关心。
 
1923年,经李大钊介绍,瞿秋白在国共两党合办的上海大学担任社会学系主任。丁玲当时就是班上的学生,她和她的朋友王剑虹都深受瞿秋白的吸引。今天,有的传记写到这段历史时,常常八卦丁玲、王剑虹和瞿秋白间的“三角恋”。不可否认,这些传记可能有八卦之嫌,但这也说明瞿秋白对丁玲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丁玲在《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一文中曾记道:“最好的教员却是瞿秋白。他几乎每天下午课后都来我们这里。于是,我们的小亭子间热闹了……他不是对小孩讲故事,对学生讲书,而是把我们当做同游者,一同游历上下古今,东南西北”。丁玲写这篇文章时已近80岁高龄,但她回忆起瞿秋白来,往事种种细节却仍历历在目。
 
更有趣的是,瞿秋白的一个笔名在后来成为丁玲处女作小说的题目。熟悉现代文学史的人都知道,瞿秋白的笔名绝不少于100个。对瞿本人来说,很难讲这些笔名哪个是最重要。但对丁玲来说,恐怕只有一个笔名令她难以忘怀。那就是“韦护”。瞿秋白曾和丁玲详细地解释过这个笔名的含义:韦护是韦陀菩萨的名字,他最是疾恶如仇,他看见人间的许多不平就要生气,就要下凡去惩罚坏人。
 
后来,丁玲以王剑虹和瞿秋白间的爱情为原型,写作了她的第一部小说《韦护》,表现了刻画了革命者在选择革命与爱情间所产生的感情冲突。后来,瞿秋白看到了这部丁玲的小说,并以“韦护”为笔名写了一封信给丁玲。不过,丁玲回忆道,在那封信中,瞿秋白并未对《韦护》给出自己的评论,只是表达了对丁玲的关心。1935年,瞿秋白被国民党枪杀,那封信成为他对丁玲所讲出的“最后的话”。在丁玲此后的余生里,瞿秋白也永远化为见义勇为、牺牲自己为人民的“韦陀菩萨”了。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帮忙在“朋友圈”转发,并推荐“严杰夫的约柜”。:)
 
 
 
话题:



0

推荐

严杰夫

严杰夫

17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基督徒,不算太靠谱,但还算正经青年。 生平爱生活、爱阅读、爱姑娘。 江湖人称“小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