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严杰夫

 

伟大的作家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大家所熟悉的人物。例如威廉·曼彻斯特笔下的玛丽莲·梦露,就不太像众人记忆里的那位艳星。他写道,“她是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格拉迪丝·珀尔·贝克的私生女……在她成名前,梦露曾试着打电话给亲生父亲。父亲的秘书说:‘他不想见你。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到洛杉矶见他的律师。” 

在曼彻斯特的巨著《光荣与梦想》中,这位20世纪50年代末最耀眼的女星,只是楔在两个章节之间的一个小角色。正如在宏大的历史长河中,梦露不过就是一颗划过的流星。正如作者对梦露的人生以平淡至极的文字总结道,“她的尸体一直放在洛杉矶停尸处,无人认领”。这样的故事,令人感到意味隽永的其实不是梦露坎坷咄嗟的一生,而是50年代末美国社会风气整体“向右转”后给人造成的逼仄感。这就是曼彻斯特的作品令人感叹之处。 

梦露这样的娱乐明星,当然不会成为曼彻斯特笔下的主角。毫无疑问,《光荣与梦想》之所以自诞生以来就令每一位阅读它的人都能感到内心澎湃,就在于它的视角是英雄主义的视角: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约翰·F·肯尼迪才是曼彻斯特的普罗米修斯、阿克琉斯。这些占据着历史话语权的天才政治家,才配得上曼彻斯特最高的颂赞和最为刻薄的批评。 

诚然,我们不能否认,曼彻斯特和肯尼迪之间的深厚友情,给了他的写作以旁人无法企及的优势,让他能凭借第一手的隐秘资料,轻松地切入到了美国政治生活中最核心的领域。然而,仅仅拥有文献资料的独特地位,是无法造就《光荣与梦想》这部美国当代史巨著的空前成功的。曾经作为记者的曼彻斯特,十分熟悉读者想要看到的是怎样的故事,才会如此准确地触发读者内心对历史事件的共鸣。 

譬如,在以往几乎所有的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总统的伟大都来自于他坚韧的意志与脆弱的肉体之间的矛盾。但是曼彻斯特却似乎想都没有想过要提罗斯福的身体缺陷。他在描写罗斯福的功绩时,是从战前美国在军事装备上的落后和弱小来着手的。他写道,“任何一个醉汉都会说,美国自1775年以来就一直打胜仗,从没输过。而日本人呢?他们自1598年以来,也没有输过任何一场战争……小日本的舰艇更快、火炮更猛、鱼雷更先进,他们的空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胜美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回味美国在二战中取得的经济、军事成果,或许才更容易理解罗斯福的伟大之处。 

威廉·曼彻斯特

也正因此,在很多人的眼中,曼彻斯特有着明显的个人倾向,他在文字中毫不掩饰对罗斯福和肯尼迪的情感,而对其他总统则极尽刻薄之能事。但我们不应否认,曼彻斯特并没有回避 “偶像”的缺点。对于罗斯福,曼彻斯特特意点出二战时他对美籍日裔的傲慢和忽略,他批评道,“这不是罗斯福值得夸耀的时刻”。显然,在曼彻斯特的眼中,每一个个体都应受到尊重,而这种尊重无论以多么堂皇的理由都不应遭到践踏,罗斯福和他的政府在美籍日裔的问题上,却有意无意地触犯到美利坚民族精神里的这一核心,作者也就自然给予他毫不留情的批评,而丝毫未顾忌他在其他方面的功绩有多么伟大。 

同样,对于约翰·F·肯尼迪来说,曼彻斯特毫不吝啬地给予他在平权运动尤其是支持黑人争取权力的运动方面,以最高的评价和赞美,也竭尽所能地展现他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所表现出的胆识和智慧,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刻意去遮掩肯尼迪在越南政策上的失误。他反而刻意地强调这一事实:肯尼迪的当政期间,美国第一次承诺派兵支援越南军队。曼彻斯特毫无保留地批评肯尼迪,在对越问题上过于听信沃尔特·W·罗斯托这位政治上处于鹰派的著名经济学家的建议,最终将美国再度拖入到了战争的泥潭中,并给后来的一代人带来了永难治愈的伤痕。 

在《光荣与梦想》中,曼彻斯特固然是这样,将大部分的笔墨都聚焦于罗斯福以来历任美国总统身上。但这并不表示,作者的历史叙事就是粗线条地展示高层政治的一面。曾经身为新闻行业一员的作者,显然十分明白花边、社会新闻这类不入主流史家眼界的花絮,却往往能一针见血地反映出一个时代最鲜活的特征。 

肯尼迪总统葬礼

例如,在描写战前美国所经历的大萧条时,曼彻斯特并没有落入大部分作者的俗套,去跟风描写股市如何暴跌。他却从一个别有生趣的角度来反衬大萧条的影响。他引用了当时国家体质中心主任约翰·B·凯利对部队应征者的调查结果:有40%的青年男子身体不合格。读到这里,我们或许才能理解,漫威那部著名漫画《美国队长》对主角的刻画,原来是有着极为真实的历史背景——二战前大部分美国大兵或许更像获得超能力前的美国队长。 

另一个生动的例子是,与1938年新英格兰州飓风有关。历史记载,那场飓风袭击了美国最核心的经济地带:纽约、麻省等地8000多间房屋被毁,600多人死亡。这可谓是美国近代史上所遭遇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曼彻斯特在记录这段历史的时候却别出蹊径,他没有直接描写灾难现场的悲惨故事,却记录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乞丐。这个乞丐漫步在公园里,身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给我25美分,我会听你讲你的飓风故事。”巧妙的角度、简洁的笔触,极生动地描写出了一个时代最生动的景象,令人笑中带泪。 

正是这种粗细结合的写作手法,让《光荣与梦想》拥有了独特的阅读趣味。也难怪,在改革开放初期,刚接触到外部世界的中国新闻人会被曼彻斯特的作品所迅速“捕获”,他的写作手法也被当时众多的新闻人模仿学习,最终成为国内新闻界的一座丰碑。 

今天来看,或许曼彻斯特的这种写作风格不再“独行天下”,他机巧的观察角度和热血沸腾的抒情,或许也被众多新闻记者和撰稿人所熟练掌握。然而,《光荣与梦想》给我们带来的写作启发,却依旧没有过时。 

曼彻斯特通过《光荣与梦想》告诉我们,与古典历史学者恪尽职守着流水账似的记录和高高在上的道德说教不同,当代历史记录者更多的是需要拥有深刻细致的洞察力、独立的写作立场,还有生动的文学叙述。拥有这些能力的作者,才能从枯燥的文献资料里,最具文学性地提炼出历史的真实令人震撼的一面。而这一切只有新闻人才能完成。 

这也就为今天迷失在时代转型、新技术冲击中的众多媒体人指明了方向。谁说在新媒体时代,专业的新闻人就再也没有容身之处。恰恰是在新的时代里,如曼彻斯特这样担当起记实叙史的责任,恰恰是新闻人不容推卸的使命。而我相信,所有读过《光荣与梦想》的人或许都会恍然大悟,这个秘密曼彻斯特在40多年前就已经告诉给了我们。 

正如他在结尾处写道,“逆时代潮流而行,不间歇地向过去驶去”。身处今天的我们也必须向过去驶去,不仅是为了寻找曾经的荣耀,更是为了珍惜今天我们仍拥有的梦想。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帮忙在“朋友圈”转发,并推荐“严杰夫的约柜”。:)

话题:



0

推荐

严杰夫

严杰夫

17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基督徒,不算太靠谱,但还算正经青年。 生平爱生活、爱阅读、爱姑娘。 江湖人称“小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