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严杰夫
  
与五千年来一直以单一主体的主轴传承下来的中华文明相比较,西方文明最初3000年拥有两大最鲜明的特征:“多元”与“碰撞”。
  
对希腊文化推崇备至的顾准曾如此总结西方文明源头的形成:“西方文明是希腊罗马文明。分析它的成分,有希腊思想、罗马法和日耳曼人的骑士精神。要历数它的演化变迁,那是头绪纷繁的。”的确,“纷繁”一词用来形容古希腊之前的西方文明,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在近3000年的时间里,从美索不达米亚到埃及,再到此后的赫梯、亚述、巴比伦与波斯,这些古老文明或多或少都影响过西方文化的气质。
  
然而,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阅读一脉相承、线性叙事的中华文明的读者来说,想要理清上述这些古老文明之间彼此纠缠的关系,及其对古希腊乃至于之后古罗马的影响,就是个难度颇大的“工程”。对于这种困惑,新近出版的这本《人文通识课》(第一卷)却是一个极好的帮手。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对人类历史上那些经典艺术品的解析,流畅清晰地串起了西方文明最初的岁月。
  
从时间跨度来讲,第一卷的《人文通识课》覆盖了从公元前3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兴起,直到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这近3000年里西方文明所经历的各个时代。从内容来看,《人文通识课》并不是一部西方“通史”,而是介绍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成就。然而,作者并不满足于让这部作品沦为一部文物鉴定或艺术欣赏方面的专著,却是希望通过历史上的那些遗产,让读者能够体会到曾经的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作者在每个章节中都特地留出三分之一的篇幅,以介绍各个文明的史实,然后才通过艺术、建筑、哲学、宗教、文学与音乐等主要文化形式的考察,来让我们体会各个文明独特的风格, 以及它们之间或明或暗的关联。
  
总体来讲,与五千年来一直以单一主体的主轴传承下来的中华文明相比较,西方文明最初的3000年起码拥有两大最鲜明的特征:“多元”与“碰撞”。这种“多元”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西方文明的初期,常常在一个历史时代里,会有多个文明互相共存,它们彼此独立却又互相影响。譬如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尽管它们从地理位置上讲,都处在现代西方的边缘,是所谓的“近东文明”,但是它们却是最早被用来滋养西方文明的“羊水”,无论是美索不达米亚影响下,在爱琴海周围形成的浓郁贸易氛围,还是埃及人宏大信仰体系下形成的哲学观念,都为“人类文明的开端”——古希腊的诞生,提供了一个极高的平台。
  
“多元”文明的共存自然不可避免就会发生“碰撞”。这种“碰撞”或者是以和平的贸易交流形式展开,也有可能会以残酷的战争形式来完成。例如以色列希律王在耶路撒冷重建的犹太人第二圣殿,在建筑形式上带有浓重的希腊化风格。更重要的是,承袭了希腊文明衣钵的罗马人凭借武力,将他们崇尚的希腊文明有意无意地散布到征服的所有地区。
  
在《人文通识课》中,作者还将文化遗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结了起来。通过作者特别的解读视角,我们从那些经典的艺术品那里,不仅感受到了早期西方诸文明所拥有的气质,更是了解到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与社会观念。正如同在古希腊哲人色诺芬《经济论》中,苏格拉底与伊斯科马库斯之间的那段关于婚姻和家庭的对话,尽管其本意是在教导人们形成完美的家庭生活,但我们却能在其中窥探到古希腊人的婚姻生活,以及他们对待婚姻的态度。正是这样一部看上去 “高深莫测”的古典哲学作品,却让我们无意间“闯进了”古希腊人的日常生活。
  
《人文通识课》的作者以通俗的语言,细数着西方各大文明曾创造出的瑰宝和奇迹。伴随作者的娓娓道来,读者就好像穿行在全世界那些闻名的博物馆中,徜徉于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的光芒中,翻过人类历史上每一个“黄金时代”。这种独特的“旅程”,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不仅是让我们重温了那些伟大的文明,更是给予了我们一次自我认识的机会。面对各个时代的人类所触及到的巅峰,我们一定会更加明白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理由,也一定会记住人类历史上每一个的 “永恒的刹那”。正如作者在导语中所言,“如果不知道过去及其对现今的含义,人们便会认为,他们当时所处的世界将会永远延续下去,而事实上这个世界的许多事物注定是要被遗忘的。通俗文化往往稍纵即逝,与此相反,那些铸造了西方传统的文学艺术先辈所取得的成就仍将留存下去。”

 
 
 
 
话题:



0

推荐

严杰夫

严杰夫

174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基督徒,不算太靠谱,但还算正经青年。 生平爱生活、爱阅读、爱姑娘。 江湖人称“小胖”。

文章